英國USBORNE是著名的知識類遊戲書出版社,采實出版社有USBORNE中文(注音)譯本~ 中文版適合3-7歲
科普系列翻翻書是媽媽最愛童書類型之一,這種專業類書籍更是訓練孩子的通過閱讀訓練思考跟邏輯
我第一次認識這套書籍是江小馬summer camp學校用書,有趣的內容跟鮮豔的印刷精裝版讓人印象深刻
這系列的作者是一整個設計團隊,也有專業領域學者當顧問以保證書籍內容正確性,學習中又不失樂趣
擅長把枯燥複雜的東西用簡單直觀的方式加上各種翻頁的設計呈現給小朋友了解,買好書的感覺真的太好
英文版的USBORNE內容更深奧一些,英文版對於全美幼兒園長大的孩子還是有點難度
適合6歲以上兒童,交通、機械、人體構造、花草、旅遊、動物、恐龍....等豐富內容
解說上會需要花一些時間來解釋細節,適合家長從旁協助閱讀,太多專有名詞不是第一時間能搞懂
中文版(注音)的USBORNE對於正在學注音的孩子們非常有幫助,可以自行閱讀又能練習注音拼音
剛識注音的孩子能夠自己看懂一本書的成就感很高,也是培養在書香堆長大是很重要的一大步
加上豐富的配色跟生動的插畫,凸版壓印圖案更顯質感,翻翻合合,動手使用小肌肉翻設計小窗口
我覺得翻翻書好玩的地方就是親子共讀適合,就算讓孩子自己閱讀也很不錯可以激發孩子的求知慾跟探索慾
父母親可以用引導的方式去詢問小孩對這個問題的最直觀想法,進而一起翻開解說探討進而延伸更多話題
配合著親子互動閱讀,對於訓練孩子的理解能力、思考邏輯、語言表達、雙向溝通上都有很明顯的幫助
我們來介紹這三本中文版的USBORNE
這三本的其中兩本內容是小馬平常問過我的問題
為什麼我們需要蜜蜂? 為什麼太陽會發光? 感覺是什麼?
為什麼太陽會發光?
其實很難去想像這樣一個年紀的孩子到底能問出什麼樣天馬行空的問題,小孩總有一萬個為什麼
我第一次被小馬認真問到比較專業的科普問題,大概是他四歲半左右,當時是幼兒園中班
那年Summer Camp教的主題是SPACE(太空),後來field trip去參觀天文館後回來就嘰嘰喳喳問個不停
而且我們在石垣島無光害的大草原上用超大望遠鏡大砲觀星,清楚的看到金星、土星還有月亮後
從太陽、地球、八大行星、銀河到浩瀚的宇宙,小男生開始對這片未知的太空開始有了濃厚的興趣
還好媽媽從小Discovery跟TLC看得有夠多,雖然都不到專精但是至少還能回答出個七八成才堵住他的嘴
Why Does the Sun Shine?
太陽對我們重要嗎? 人類需要太陽嗎? 陽光跑多快? 為什麼越高的地方越冷? 有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嗎?
舉凡花草樹木地球萬物都需要陽光
沒有陽光就沒有生命
光的速度是每秒30萬公里
越高的地方越冷是因為空氣稀薄留不住熱氣
陽光無法照到海平面1000公尺以下的地方
為什麼太陽會發光這本書我很喜歡,由淺入深的問題建議至少六歲以上再來親子共讀
引導親子參與共讀、觀察孩子反應給出適當的回應、擴展孩子問題的答案、一起學習新的單字或詞彙
宇宙延伸出來多元化問題更能充實親子時光,更適合一起找答案,套句巴斯光年講的 to infinity and beyond
為什麼我們需要蜜蜂?
以前江小馬看到蜜蜂這種昆蟲比較無感,只是覺得是就是種會採花蜜的一種昆蟲
後來看了 Bee Movie(蜂電影)這部卡通,他就思考跟我討論蜜蜂跟蜂蜜還有花粉的問題
蜜蜂是個有高度社會化的群居性昆蟲,清楚的分工合作、採集花粉釀蜜、傳授花粉、築蜂巢
蜂群的團結,個負其責各司其職的自律精神,不偷懶辛勤的工作,從大自然可以得到不少啟發
了解蜜蜂這個昆蟲族群的生活型態跟對環境社會的影響,以及我們能更怎麼幫助他們存活
蠻推這部蜂電影卡通,可以先看卡通後看這本為什麼我們需要蜜蜂,孩子的興趣跟專注力立馬提高100倍
電影裡的一句話說 「我們很小,而看起來不起眼,很瑣碎的每一件事,都有著很大的意義。」
他問,如果像卡通內的蜜蜂一樣罷工了怎麼辦? 如果我再也喝不到蜂蜜水了怎麼辦?
怎麼辦? 這的確是要去好好思考的問題,我們的確快遇到,2006年開始蜜蜂就明顯銳減
如果有一天世界沒有了蜜蜂,沒有蜜蜂採集花粉、散佈各式花粉
許多花朵就會枯萎、植物大樹就會死亡、人類會缺糧,糧食作物供給失衡
而現在蜜蜂的銳減,氣候變遷、農藥使用、病毒感染,棲地減少都是需要人類認真去看待的
這些東西更是我們需要教給下一代,讓他們能秉持善良跟純正的心,持續去捍衛跟保衛大自然
感覺是什麼?
「感覺」是個對孩子很難解釋又抽象的問題
迪士尼有部電影曼哈頓奇緣(Enchanted)內的一個片段,女主角Giselle因為來自只有歡笑的童話故事世界
從紐約下水道開啟了通道到達人類世界,從無憂無慮的生活開始進入了現實人類世界,她開始懂了各種感覺
在某次爭吵中她突然覺得心中有難以說出口的浮躁,意會到原來這是生氣,然後還笑了因為自己懂了 "生氣"
迪士尼的卡通總是細節中藏有小寓意
每個孩子一開始也不都這樣懵懵懂懂的? 經由成長的過程中慢慢開始了解自己
很多情況下因為年紀太小無法去理解自己的當下情緒,也不知道身體跟大腦該如何做出反應
或許年幼無知下做出錯誤的判斷給了不適當的反應而受罰的應該也是有的,這本書也蠻適合跟父母親陪伴閱讀
讓大人更了解其實孩子們也是會有「我說不出來」「不知道自己怎麼了」的無助感受跟情緒
推薦這本 感覺是什麼? 是因為他藉由很多小插畫跟較孩子生活化的情境
站在孩子的角度試著解說各種感覺 "快樂" "難過" "煩惱" "高興" "憤怒" "傷心" "害怕"
為什麼會這樣? 我到底怎麼了? 你也覺得我這樣嗎 ?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我該怎麼做?
當然有了這麼多各式各樣的問題也要有解決方式
翻開的圖層中也建議孩子怎麼處理自己的情緒會讓自己坦然跟舒服一點進而接受這種"感覺"
這套科普書我把他定義推薦適合親子共讀書籍
把艱深內容換個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孩子接受、理解
最重要的是能陪小孩一起看書,享受親子消磨時光
與其在教導孩子各種知識,其實父母也在孩子身上學習
學習著如何當爸媽、學習傾聽孩子的聲音試著了解他們
教養小孩真的不是件易事,我也還在努力摸索中。
延伸閱讀:
采實文化出版集團:http://www.acmebook.com.tw
采實FB:https://www.facebook.com/acmebook01/
科普翻翻書這邊買:
感覺是什麼?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5586
太陽為什麼會發光?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5590
為什麼我們需要蜜蜂?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5588